乡贤资讯 / NEWS
|
【安徽乡贤】首都最美志愿家庭:马成朋一家人时间:2023-03-02 —— 主人公:马成朋 —— 马成朋,男,安徽无为人,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志愿服务培训师、共青团安徽省驻京团工委志愿者部志愿服务培训师。先后组织并参与科技敬老、冬奥知识宣传、助盲助残、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雪联北京滑轮世界杯、平安地铁、暖冬行动北京西站、内蒙古防沙绿化植树、无偿献血站、新冠疫情防控、垃圾分类等义工活动,志愿服务时长达12000余小时。 多年来,马成朋奉献爱心,坚守志愿服务,播种下爱的种子,让社会充满爱,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赢得了社会各届的广泛赞誉,先后获得中国盲文图书馆“五星级文化助盲志愿者”、安徽省2016年度“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北京市“2017年度西城区优秀志愿服务工作者”、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北京市五星级志愿者”、国庆七十周年志愿服务“纪念证书”、中共北京市委社工委“北京市社会好人榜”、首都文明办学雷锋志愿服务五个100先进典型“首都最美志愿者”等荣誉。马成朋的先进事迹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中国文明网、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千龙网、BTV北京时间、北京社区报等媒体报道和转载。 近日,安徽无为人马成朋荣获十大“北京榜样 最美义工”荣誉称号!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首都文明办主任滕盛萍与马成朋亲切交流 2023年2月27日,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北京榜样·最美义工”第九届致敬典礼暨第十届首都慈善义工风采展示会举行。京徽志愿服务总队负责人马成朋获评“最美义工”个人。 —— 爱人:胡爱香 —— 胡爱香,是马成朋的爱人。中共党员、安徽无为人、北京市五星级志愿者、首都最美志愿家庭、首都最美志愿者。 “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座谈会于2023年2月23日在京召开。胡爱香作为首都最美志愿者代表出席会议,现场聆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同志传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 胡爱香说,“习近平总书记说,‘集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雷锋精神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精神旗帜!我要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工作之余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 女儿:马菡 —— 马菡,女,中共党员,北京金融街惠泽幼儿园教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安徽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共青团安徽省驻京团工委志愿者部部长(兼),北京慈善志愿者联合会团支部书记(兼)。 事迹简介:马菡,无为在京青年党员,北京冬奥会期间正值春节,她不惧风雨始终坚守在冬奥岗位上,以热情的服务,为游客介绍中国冬奥文化。马菡用爱心与奉献书写对党的忠诚。荣获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部门颁发“首都最美志愿者”、北京市五星级志愿者、北京市十大最美慈善义工榜样个人、世园会“志愿服务证书”,国庆七十周年“服务纪念证书”,共青团中央“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北京市政府奖学金”,建党100周年“志愿服务证书”,冬奥会“优秀志愿者”等称号。马菡的事迹在人民日报、新华网、北京日报、安徽电视台、光明网、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报道。 —— 儿子:马珣睿 —— 马珣睿,男,是马成朋的儿子,是北京市鲁迅中学初二年级学生。 生于2008年的他学业成绩优异、热心公益服务,是曾经的“奥运宝宝”,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热心志愿服务的好少年。他带动全家在各服务站点积极主动引导游客,通过耐心细致的讲解向家长和小朋友们广泛宣传冬奥知识,他和父母、姐姐共同参与奥运、服务奥运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光明网、北京电视台、共青团北京、志愿北京等多家媒体报道,他所在的家庭获得“首都最美志愿家庭”称号。 在冬奥会城市志愿服务之外,他积极投身各类志愿活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在社区防疫值守、无偿献血站服务、文明游园、助老助残、垃圾分类等100多个志愿项目活动中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1400小时。他不怕脏、不怕累,坚持绿化植树、美化家园,曾多次参加西城区、平谷区、石景山区等各区各地的绿化植树活动。他积极参加文明交通志愿活动,不顾严寒酷暑,在菜市口、宣武门等市区多个路口有序引导行人安全通过,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同学和小朋友都加入到了志愿服务活动当中。 2022年,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首都文明办、市教委、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持续在全市广泛开展首都“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各区各部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通过基层推荐、层层选拔、专家评审、媒体公示等程序,30名好少年脱颖而出,其中就有马珣睿。 传承雷锋精神,永远在路上 马成朋长期参与重大志愿服务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巧,为社区、学校、火车站等提供志愿北京平台注册使用、冬奥知识宣传、助盲助残等志愿服务的培训,提高助残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强志愿服务技能,让志愿者的服务更标准。他和爱人胡爱香、孩子马菡、马珣睿一起参加志愿服务,从小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并联系组织院校青年学生志愿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得到锻炼,增强了学生们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